內容簡介:
小說透過廢紙收購站一個老打包工講述他三十五年工作的通篇獨白,表達出對那些摧殘、踐踏甚至毀滅人類文化的愚蠢暴行的無比痛惜、憤恨與控訴。主角並非捶胸頓足大喊大叫,而是把這經歷當做「Love story」平靜地?述出來。蒼蠅成堆、老鼠成群、潮濕惡臭的地下室,卻被廢紙打包工漢嘉敘述為「天堂」。這部小說在赫拉巴爾腦海裡醞釀了二十年之久,他不斷對之加以補充,進行反覆的深刻思考,直到主人公漢嘉與他自己融為一體! ,重寫至第三稿才成書。這一稿讀來猶如一部憂傷的事曲,他滿意地說:「直到現在這個故事才是動人的。」他自己被感動得幾乎落淚。小說完稿的時間是一九七六年,但當時無法問世,直到一九八九年底才由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。


這是一本奇書。

薄薄一本書卻道盡人世間的痛苦與孤獨,
作者赫拉巴爾說:「我之所以活著,就為了寫這本書」,
是發自內心最深沉的吶喊,也是豐富的人生經歷最後的詮釋。

這本書的每一段句子似乎都充滿哲理,
有幾句話娓娓道來扣人心弦,足讓人細細體會,
內容中夾雜深厚的知識與豐富的人生閱歷,
例如不時出現老子vs耶穌的相對論,節錄一段如下:

「我看見耶穌像一個剛在溫布頓網球賽中獲勝的冠軍,老子像一個儘管家財萬貫但看上去卻一貧如洗的商人,我看到耶穌的一切暗喩和象徵都包含著流血的實質,老子則身穿布衣站在那裡指著一塊未經雕琢的粗布料,我看到耶穌是個花花公子,老子則是個腺體不全的老光棍,我看到耶穌舉起一條手臂,以為我是從、強而有力的手勢詛咒他的敵人,老子卻逆來順受地垂下雙臂,彷彿垂著一雙折斷的翅膀,我看到耶穌是個浪漫主義者,老子則是古典主義的,耶穌有如漲潮,老子卻似退潮,耶穌像春天,老子則是寒冬,耶穌體現的精神是愛鄰居,老子則是空靈的最高境界……」

整本書瀰漫著一股悲傷的色彩,看完之後對食慾真的沒有太大幫助,
我想起文明與科技對世界的衝擊,想起末代武士中捨生赴義的武士,
當我們享受文明社會帶來的便利時,是否記得,
是否仍然記得家鄉的那片天空或那條河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rr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