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偶爾還是會做夢,大概平均一到兩個禮拜會做一次夢,
有時候我會懷疑如果常常失眠下去,會連作夢的時間都沒有。
其實偶爾做做夢也挺有趣的,畢竟有些人、有些事只有在夢裡才見得到。

佛洛伊德(Freud)說「夢是通往潛意識的絕佳途徑」,有些不被接受的動機會以偽裝或象徵的形式在夢中表達出來。

容格(Jung)認為夢有兩種功能:一種是展望未來,協助人們對於不久的將來所預期的事件先有所準備;另一種是補償作用,使一個人的對立面達到平衡。

阿德勒(Adler)認為夢投射了人的想法與心情,從夢境中可以看出人的所惡及所欲,夢可能是未來行為的序幕,夢是有目的而獨特的。

培爾斯(Perls)則認為夢是人類最自發性的表現,每個夢都代表著一個人存在的訊息跟內心的掙扎,夢中不同的部份可能是自己矛盾與不一致層面的表現。

從新舊精神分析、阿德勒學派到完形治療學派,每個學者對夢的解釋都不太相同,
真是眼花撩亂,假如有一天我真的不幸需要被心理治療,不知道該怎麼辦。

最近有一次夢到布萊德彼特,這該怎麼解釋呢?
是不被接受的動機?不久將來預期的事件?自我不足的補償?內心反抗外表的掙扎?
好像怎麼說都對,但是我永遠不會懂。

夢見自己認識的朋友時,那感覺更妙,
因為在夢中做的,常常是現實中根本不會出現的舉動,
如果說夢境真的是人類潛意識的投射與表現,也許現實永遠不能代表一切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rr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